強夯與換填碾壓處理地基哪個效果更好?
2020-05-27 02:01:13
強夯與換填碾壓都是現代修建地基常用的基礎處理辦法,二者適用條件較相似,常一起作為比選計劃來用。但因為其加固機理與施工工藝徹底不同,終究作用仍是有較大差異的。在此咱們將這兩種辦法做一個比照。
一、適用條件兩者適用條件根柢相同:
強夯: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對高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等地基應選用強夯置換。
換填碾壓:換填碾壓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素填土地基以及暗溝、暗塘等的淺層處理。
二、強夯處理作用優于換填,對其地基加固機理比照剖析如下:
強夯:強力夯實是運用重錘發生的強健沖擊力對地基進行瞬間壓密的一個進程。對地基土先進行點夯再進行滿夯,地基土經點夯后,土顆粒中的結合水變成清閑水游離出來,出現在被擠密的土顆粒空位中,構成地基土空位水壓力激增。整個場所址夯完畢后,空位中的清閑水再次與土顆粒結合,使地基土從頭固結、土體結構發生明顯改動(密度增大、孔隙率減小、壓縮性下降、濕陷性消除、承載力行進。)。終究選用小夯擊能滿夯,使整個場所淺表層又得到加固。強夯(單擊夯擊能大于2000kN.m時)有用加固深度大于5m,跟著夯擊能增大,有用處理深度增加。最大可達9m。行進強夯單擊夯擊能僅受設備綁縛,對工期影響不大。
換填碾壓:換填碾壓是將天然的脆弱土層挖除,選用天然級配的戈壁料、素土、人工制作的灰土或工業廢渣進行分層碾壓回填。換填碾壓的處理深度一般不跨過3m。跨過3m后,工程量大、施工周期很長、工程本錢很大。因為換填處理深度較淺,墊層下部土層承載力依然較低,因此修建物沉降量依然較大,因此當下臥持力層較脆弱時,換填法不能解決地基沉降量大對修建物的損害的問題。
三、強夯施工工藝簡略、設備運用少、工程量小、施工便利、節約資料、工期短。對其施工辦法比照剖析如下:
強夯運用機械:強夯機、推土機。
強夯施工工藝流程:定點放線——→點夯——→平整場所——→滿夯——→檢測——→查驗。
換填碾壓運用機械:挖掘機、裝載機、翻斗車、壓路機。
換填碾壓施工工藝流程:定點放線——→挖土——→拉運棄土——→分層拉運回填料——→分層攤鋪——→澆水——→分層碾壓——→分層檢測——→查驗。
施工工作量:換填法:其主要作業量有挖方、拉運天然級配戈壁、回填澆水壓實及每30cm一層進行壓實系數檢測試驗。
強夯法:在現推填整平場所上浸水,浸水需水量每方土需水0.12方水,等浸水完畢后直接用重錘夯實即可,檢測作業由強夯施工單位一起擔任進行。浸水量按5.0m深度核算,54m×16m的修建基坑需水518方,每基坑可按550方水核算。
所需工期時長:換填法:以換填1.0m厚度來說,最短工期為挖方、天然維配戈壁拉運、回填壓實一起進行,檢測試驗人員現場所等候效力,每棟樓基坑處理需3天時間,如中心一個環節跟不上,最快工期應在5天以上。
強夯法:經過澆水后的場所,從開工到檢測,一般2天可處理一棟樓的地基,假定一天加兩個班,一天可完畢一棟樓的地基處理作業。
恒通強夯施工履歷豐厚,具有高效率、高質量、安全等施工履歷,而且滿意地基規劃要求,而且安全竣工,一直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處理出產及安全的原則,是您值得信賴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