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工程施工的優缺點
強夯的優點:
(1)適用范圍廣:
可用于各種砂土、粉土、一般粘性土、黃土、人工填土的加固,特別適用于一般處理方法難以加固的大塊碎石土的加固,以及各種fi。由建筑、生活垃圾或工業廢料組成。置換法也可用于加固軟土地基。
(2)加固效果顯著:
強夯后地基承載力和抗壓模量均有明顯提高。
(3)有效加固深度:
單層8000KNm高能級強夯深度12m,多層強夯深度24-54m,一般能量強夯深度6-8m。低。注:強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應從初始夯實面計算。
(4)施工設備簡單:
強夯設備主要是履帶起重機,一般輔以龍門架等設施,以提高提升能力和穩定性。
(5)節約材料:
一般強夯處理是將能量應用于原狀土或回填物,以減少建筑材料的消耗。
(6)節約成本:強夯工藝不需要特殊的建筑材料,與樁基礎相比,節省了建筑材料的購買、運輸、生產、行車費用,除消耗石油和人工成本外,基本沒有其他消耗。
強夯的缺點:
(1)在施工過程中,振動較大,不適合靠近建筑物、結構的區域,容易干擾人。
(2)對土方含水率敏感。高含水量容易錘擊后產生橡膠土。
(3)施工現場不易過小,否則施工機械無法施工。
(4)在施工中,應掌握好機器的穩定性,重錘不得直接接觸磚塊、混凝土砌塊等硬物,否則容易造成人員傷亡
強夯應用應該避免那些:
1。土層軟弱,應盡量避免采用強夯法加固軟弱夾層地基。如有必要,應增加壓實的能量。
2。不良夯實效果:地基深埋時,可先采用挖土法,對大負荷部位可適當增加夯擊點。當土液化時,應停止夯實,此時的擊中次數應由夯實次數或夯坑周圍的隆起量決定。目前,搗固的數量通常在5-20次打擊范圍內。間歇時間是保證壓實效果的關鍵。它主要由孔隙水壓力的耗散決定。
3。地面隆起和灌漿:調整夯點之間的距離,降,夯擊數等,所以,無地面隆起和灌漿應發生(根據不同的土壤層,不同的機器和工具,等)。在飽和粘性土中易翻,碎石墊層的鋪設可以方便的夯點下孔隙水壓力的消散,可以鋪或分層一次。盡量避免雨季施工。在雨季施工時,應挖出排水溝,設置排水溝威爾斯。水不應堆積在地面上,減少夯實次數,增加孔隙水的消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