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漬土地基強夯是怎么處理的呢?上篇
2021-07-23 09:25:00
鹽漬土是指含鹽量超過一定數量的土。比方說察尓汗至格尓木高速公路沿線廣泛分布有強鹽漬土地基。固相中有結晶鹽,液相中有鹽溶液,在環境條件變化過程中,由于土體中鹽分的遷移和積聚,結晶與溶解過程的反復與交替,使其變形和強度具有獨特性,對工程建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強夯法處理的鹽漬土的技術參數
強夯機械一般可采用履帶式起重機,當夯錘超過卷揚機的起重能力時,需要利用滑輪組,并借助自動脫鉤裝置來起落夯錘,自動脫鉤裝置可用杠桿或其它脫鉤設施解決。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及設計要求,鹽潰土地基采用強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為4~6m。
點夯按梅花形布置,沿道路縱向每6m布置5個夯點,即在6x5角點布置4個夯點、中心點布置1個夯點。強夯分兩次完成:第一遍為點夯,夯點每點夯擊次數5~8擊,第二遍為滿夯,滿夯時采用排夯,以較低的夯擊能進行夯擊,夯跡彼此重選搭接20-30m,每點搭接夯擊1-2擊。在施工中還要滿足下列條件:
a)對于點夯最后兩擊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cm,滿夯最后兩擊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2cm。
b)夯坑周圍地面不發生較大的隆起,一般控制在10cm以內。
c)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
強夯隊伍兩遍強夯夯擊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以利于土中超靜水壓力的消散,所以間歇時間取決于超靜水壓力的消散時間。